【覺照光】佛道非外求

我們每一個人,雖是凡夫眾生,但都具有與諸佛一樣清淨光明的本性,只因無始以來,無明不覺,不知守持本性,反而向外馳求,生心染境,已成固習,使我們的心,猶如空氣中濃雲厚霧密佈,遮蔽太陽的光明,造成大地昏暗不清,人處其中,視線模糊,盲目摸索,十分危險。

佛陀教化世人修行,啟發自性智慧光明,照破無明習氣,對於世間的一切才能明了透徹。正如太陽的光明出現,化開濃雲厚霧,使空氣回復清晰明朗,這樣吾人才能看清大地景物。

所以,六祖慧能大師於五祖座下開悟之時,不覺嘆道:

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

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

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

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

由此可知,每一個人的自性本來清淨光明,只因吾人不覺,學佛之後,自性啟發,才能明白。

過去,在印度異見王當政時期,身為達摩祖師之姪的異見王,起初因不明佛理,視佛教為異見邪說,而大肆毀壞三寶。於是達摩祖師遂派遣弟子波羅提尊者,與王議論。

尊者問王曰:「王既有道,何擯沙門?我雖無解,願王致問。」

王怒而問曰:「何者是佛?」

「見性是佛。」答曰。

「師見性否?」王曰。

「我見佛性。」答曰。

「性在何處?」王曰。

「性在作用。」答曰。

「是何作用?我今不見。」王曰。

「今見作用,王自不見。」答曰。

「於我有否?」王曰。

「王若作用,無有不是,王若不用,體亦難見。」答曰。

「若當用時,幾處出現?」王曰。

「若出現時,當有其八。」答曰。

「其八出現,當為我說。」王曰。

尊者即說偈曰:

「在胎為身,處世名人,

在眼曰見,在耳曰聞,

在鼻辨香,在口談論,

在手執捉,在足運奔,

遍現俱該沙界,收攝在一微塵,

識者知是佛性,不識喚作精魂。」

異見王聽了,即時醒悟,懺悔前非,並向尊者請教法要。

如上尊者與王對話,句句應機啟發,使王漸漸明白徹悟,知道佛教並非異見邪說,亦非迷信,更不是要修成個什麼,而是教人識得自己本性。

因之五祖於六祖悟道時,曾說:

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,若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」

所以,吾人學佛修行,實不為別事,乃是破己迷執,明了實際,因此不論依止何師,學習何種法門,行一切菩薩道,無一不是在斷除我們無始以來顛倒迷妄的習染,使我們漸漸覺察所執的一切,都是自己迷惑妄覺,誤以為有;既知沒有,就不再迷惑顛倒,生心逐境,自然清淨。

因此,佛說祖示千經萬論,教人學佛修行,指示種種法門,皆是隨緣為迷執的凡夫眾生施設種種方便,以啟發吾人轉迷為明。一旦明白,若能保持不再顛倒迷惑,恆久持之,斷盡迷惑習染,即能解脫自在。故六祖說:「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自性迷即是眾生,自性覺即是佛。」所以學佛修行,應認清目標,切勿背道而馳,枉費功夫才好。

~覺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