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觀念】兒童理財觀

世界上的種族很多,有的從兒童時代開始,大人們就教他們將零錢省起來,裝在撲滿裡,養成儲蓄的好習慣;有的教小孩子做工學賺錢;有的教小孩子遊手好閒,甚至學做扒手,不學正業,為世人所訶斥。今在美國報上看到一則新聞,不但鼓勵兒裡儲蓄,甚至還為他們設立一所青少年銀行,鼓勵兒童、青少年學習合理理財,此舉曾獲得很多人讚歎。這倒是一個最清新的觀念,將為世人所效法。

一九九一年八月十日美國的世界日報第八十四頁,標題是為:「美國青少年銀行,幫孩童理財」,「美國丹佛市有一家專為廿二歲以下青少年服務的銀行,不僅訓練青少年理財能力,還鼓勵他們實驗自由企業制度。」新聞報導說:

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有一家專為二十二歲以下青少年服務的銀行,這家全美獨一無二的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承辦各種存、放款業務,但它的經營宗旨不在牟利,而在教育,協助青少年從小養成儲蓄的美德,也學得理財的觀念和技巧,自一九八七年成立以來,已擁有一萬兩千名客戶。

年齡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須由一名成年贊助人背書,十美元便可開戶,通常都是儲蓄存款帳戶,到了他們年滿十二歲後,便能擁有支票帳戶,像成年人一般用支票付款購買他們需要或喜愛的東西;不過每張支票的上限額是三十美元。這種限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養成抑制欲望,不作透支性消費的習慣。等到他們屆滿十五歲,比較懂得財務管理時,銀行便把每張支票的限額提高為一百美元。

年滿十二歲的孩子還可以向銀行申請信用卡、自動提款卡、兌換旅行支票或申辦創業貸款。目前大約有一百四十名青少年已取得信用卡,他們簽付信用卡的款額上限為一百美元。

有一名少年頗具繪畫天才,他向銀行申貸了五百美元,開始替人們在圓領衫和襯衫上設計、手繪圖案,他的父親從旁幫助他管理收支,結果在四個月後,他就清償了這筆貸款。

另一個十三歲的孩子,徵得父母同意後,打算向銀行貸款,買一架可坐在上面操作的割草機,替鄰居割草賺錢。他的貸款計畫在九名鄰居出函保證將雇用他後,很快獲得銀行核准,此後他逐月償還貸款,建立良好的信用。

這家銀行替青少年做的事不只這些呢。一個由推選出來的十二名青少年客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,每年協助銀行利用一項美國青少年教育基金,擬定各項課程,其中包括個人財務計畫、創業計畫、基本金融概念、投資與青少年企業等,深受青少年歡迎。有一項計畫是利用丹佛大學的校園一角,設置一個假想中的小城鎮,讓一群年紀九歲到十一歲的孩子去實驗自由企業制度,充分體會由生產到消費的過程,無論扮演市長、銀行總裁、法官、律師和推銷員的孩子,都在這短短一整天的活動中,找到未來努力的明確方向。

丹尼斯是這家銀行的創辦人、現任總裁,他在創辦這家銀行以前,便知道必須邀集丹佛市的許多企業領袖、教育家、銀行家來共襄盛舉,才能夠讓這家不以牟利為宗旨的銀行生存下去。除了他個人最初投資的兩百萬美元外,當地許多公司、個人存入的五萬至十萬美元不等的低息存款,使得這家銀行能從一般放款中,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正常營運。最近,紐約、佛州等地的銀行也接納了這項新觀念,打算開辦類似的業務。

筆者編寫到這裡,想起了自己兒時的一則故事:

記得有一天,鄰家來了客人,送他們小孩子新衣服。自己看在眼裡,心中非常羨慕,就向媽媽要新衣服穿。媽媽打開衣箱,叫我選擇新衣服,我翻來翻去,還是覺得不滿意,一直吵媽媽要買新衣服。媽媽說:「好的!明天我們就到茅台鎮去買新衣服。」

到了第二天清晨,早餐後,從來不叫我到鎮上的媽媽,今天忽然拍拍我的背說:「好孩子!我們今天去買新衣服吧!但是媽媽沒有錢,這裡有兩斤茶葉,我們到鎮上去賣掉茶葉,就可以買新衣服了。」於是跟著媽媽走了兩小時的路,才到茅台鎮。看到那些做生意的人,媽媽指著說:「小孩子就要學他們做生意的人,會賺錢,要買什麼東西都有。」說著就把她手裡的一包茶葉交給我,叫我去賣茶葉,並說:「你從街頭到街尾,每個大街小巷你都要去,大聲叫說:

『賣茶葉啊!賣茶葉!』」並交代:這是兩斤茶葉,每斤多少錢,最便宜一斤可賣多少錢。媽媽吩咐完畢,她自己也就到親戚家裡去了。

於是我抱著茶葉,從街頭走到街尾,起初還敢叫了幾聲:「賣茶葉啊!賣茶葉!」可是聲音愈叫愈小,後來也就叫不出來了。手裡抱著茶葉,走遍了大街小巷,希望有人來買茶葉,經過了三、四個小時,還是沒有人問我買茶葉,只好仍回到和媽媽分手之處,再也沒有勇氣走下去了。

過了一會兒,見媽媽來了,當時的心情十分慚愧:只知道自己要買新衣服,卻不會賺錢,於是對媽媽說:「媽媽!我不要買新衣服了。」媽媽拍拍我的背說:「回家吧!」回家途中,曾到一處親戚家裡去喝茶吃飯,茶葉就送給他家了。只見親戚們都望著我,笑著說:「我看這個孩子將來不是做生意的材料。」

經過數十年來,這一幕深刻的印象,猶未忘記。後來出了家,做法師,每當信徒有供養我衣服的時候,我就會生起很大的慚愧心來。

~圓非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