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2

問:學佛的人如何分別重法與不重法?

答:那一種人是重佛法的?那一種人是不重佛法的?不重佛法的人,看見法師、居士沒有恭敬心、虔誠心,態度貢高我慢,這叫不重法。假使一個人很客氣,很謙虛,碰到法師、居士講經說法,很認真的傾聽,這叫重佛法的人。

 

問:感覺與覺照有什麼不同?

答:感覺就是身體感覺,自己的六根與六塵,交涉以後發生一種感覺,這叫感覺。覺照不是用六根,而是以自己的智慧覺察到一切的事物,不生一切的妄想,把一切的妄想清淨了以後,就產生光明,這叫光明覺照。

 

問:修行碰到障礙時,想要去閉關,閉關時修什麼法門最合適?

答:閉關是要閉六根之關。六根就是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六根染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,就產生六識,分別、煩惱:::都跟著來了。閉關,就是要修六根清淨,無論在任何地方修六根清淨,六塵不染,這才是真正的閉關。

 

問:皈依了以後,要怎樣精進修持?

答: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把這三句話掌握了就可以。

 

問:金剛經是智慧的經典,時常持誦是不是比較快開智慧?

答:金剛經不是智慧的經典,而是般若的經典,常常持金剛經是可以開智慧的。

 

問:什麼叫非空非有?

答:凡夫執有,小乘執空。菩薩則是非有非空,假使我們常常保持非有非空,這就是菩薩。要怎樣去證到?不能用講的,要真正修行才做得到,假使你沒有證到,要講也不容易。

 

問:息滅妄念的最好方法是什麼?

答:不理它,前面一個妄心生起,後面不要想為什麼生妄念,不理它是最好的辦法,你不理妄念,妄念自然就消滅。

 

問:碰到愛說是非的人如何應付?

答:因為他不修行才講是非。現在你知道修行,就不講是非,講些安慰、鼓勵等愛語,講佛法,講修行的道理就好了,不要講是非。有兩種對治方法:

一、忍聽:如果不聽,對方會生氣,那就忍著聽。忍聽的功夫不容易,修行忍聽很重要,很多事情都要忍聽。

二、不聽:跟對方說對不起,我很忙,下次再講。

 

問:良知與佛性是否相同?

答:良是好的,知是知道、了解、見解。良知是不是佛性?不是佛性。良知是因智慧產生的,良知絕對不是佛性。由良知去發展的一切現象或行為,或者一切的生活,這是生天之道。佛性則是解脫之道,因顯現自己的佛性,證到菩提,產生智慧,精進修持就解脫六道輪迴。那麼佛性顯現就與十方三世諸佛的佛性相應,但是這個佛性、覺性、自性,凡夫眾生都有,就是有這個佛性的存在,所以可以影響良知的發展。但絕對不是良知,良知也絕對不是佛性。佛性不能離開良知,良知也不能離開佛性。

 

更應修福修慧修莊嚴

今天居士們來朝山,並且請藏經,供養法寶。

佛教裡邊有「佛、法、僧」三寶,所謂佛寶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;法寶就是諸佛所說的佛法;僧寶就是弘揚、傳承佛法,行菩薩道,清淨梵行的出家人。為什麼說是「寶」呢?因為佛法僧這三種都是很珍貴的,用金錢買不到,財物換不來,唯有以虔誠恭敬心才能得到,所以就叫做三寶。

今天是由台北幾位居士共同發起,還有台中很多位居士發心,將三藏十二部經典法寶送來道場,同時來朝山,以拜佛進來,傳藏,供養法寶,這是非常殊勝的。我們學佛修行,要修福、修慧、修莊嚴,今天你們三種修行都做到了:大家平時候所做一切的供養布施,都是修福;今天我們請藏經,供養藏經,以利弘法辦道,這個就是修慧;那大家禮拜進來,更是修莊嚴的行為,所以修福、修慧、修莊嚴,今天都做到了。

我們要常常記著心裡邊要與三寶同在。不要說到道場才記得三寶,一回家裏,就搞忘了。我們無論到任何地方,都要記得自己是三寶的弟子,要做社會人間的模範,這樣子學佛才有意義。如果我們做不到與佛同在的話,煩惱就會生起來,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時常做到與佛同在,與三寶同在,這樣就會升起快樂的心,常樂我淨,學佛也就更快了。

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一日開示

~聖開導師~